点亮孩子心中的灯
发布时间:2014-03-19      作者:吴玲玲       来源:龙岗二支部

——参加中航会 “一对一助学”安义行有感

一、前言

2012年5月初,我接到中航会“一对一助学”活动负责人孙健先生的电话,邀请我为孩子们做一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增强信心、学会感恩。

距活动结束已有数月时间,在这几个月时间里,我仍在不断对此次活动进行思索和总结,现将此段经历以及我的感悟与大家分享。

 助学活动1

(图为学生、家长在参与活动)

二、助学活动中的3个小故事

1.孩子,你为什么那么悲观

辅导活动十时开始。参与活动除学生外,还有数名家长。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在我的激励下,出乎意料地争先恐后地上台发表自己的感想。他们有的说,人生如体验活动中经历的那样,不能迷失方向;有的说,她感觉自己差点摔倒,可是不知道是谁帮助了她,她感谢那位默默帮助她的帮扶者……

然而,一个初中女孩精美、却悲观哀伤的发言让现场所有人震撼。她说,路途中的帮扶让她感到温暖,得到力量,有勇气经历一道道障碍,达到三楼最高点,但最终她又从最高点回到了一楼的原点。女孩接着又问,在以后的人生路中,真的会有人在一路帮扶着我吗?听她说完,我禁不住跑上台去,揽住她的肩,轻轻地对她说,孩子,你太悲观了,你为什么那么悲观?你到达一楼不是回到原点,而是到达终点啊,那才是我们活动的目标点,你完成目标了。

2

2.孩子,你那小小的肩膀能挑起那么重吗

孩子家的房子一楼有扇大门,二楼没有门窗,连门框都没有,楼板仍是预制板。爷爷今年七十多了,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除了他和孙女外,其他都有身体上的先天障碍。这栋楼起建于1994年,至今仍未能完成。女孩的学习成绩很好,墙上贴满了奖状。大家现场给她捐钱,并叮嘱家里人一定要让女孩读书学本领,鼓励女孩一定要加油学习,她就是这家人的希望。

3

(图为大家与故事中的爷爷和女孩交谈)

有工作人员说,这么多人去到孩子家里,怕吓到人家了。而当我回看那些照片时,发现女孩表情凝重,那位工作人员的话仿佛犹在耳边,我不禁为那位女孩担忧。一家三代的希望全寄托在这样一个小小女孩的身上,她原本是应该尽情享受花季少女时所有快乐的啊,那小小的肩膀,能挑得起那么重的担子么?

3.“原来迷茫的我忽然有了方向感”

6月2号晚,飞机到达深圳后,我一打开手机,便接到一条短信:“吴老师,您好!我也是今天到下桥的受助学生之一,不过我却是个不敢上台的胆小鬼!但我想跟您说,从今天的游戏中,我懂了很多!谢谢你们!”我沉思了很久,该怎么回复才能给孩子以信心呢?

3号早上,我回短信:“同学……虽然你没有上台,但不能就说你是胆小鬼,因为关于怎样实现梦想和追求梦想,说与不说,答案已形成在你的心中,这很重要!所以,请跟随梦想的步伐吧,不要放弃,梦想一定可以成真!当然要区分妄想哦。吴老师”

据了解,孩子父亲因肝癌已经过世,我打通了她的电话细细询问,她告诉我她的压力和自卑主要来源于学习和家庭。

我跟她聊起电影《风雨哈佛路》,跟她讲出身吸毒、艾滋家庭的女主人公如何刻苦学习、工作、与坏环境抗争,最终成功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她一起分析压力、自卑问题,引导她正确面对。

不久,我收到孩子发来的短信,“听您讲了这么多,原本迷茫的我忽然有了方向感,谢谢!”

三、五点建议

我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希望能够给中航会“一对一助学”活动及其他类似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1、开展助学儿童调查,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

助学儿童因何需要助学?是属于留守儿童还是属于贫困学生?是属于哪种情况的留守儿童?是属于哪种情况的贫困学生?唯有将情况调查清楚,分类整理,才能准确地分析助学儿童的真正需要,从而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周堃老师虽然对所有孩子做了初步调查,但毕竟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对他们内心需要一一作深入了解。在对孩子进行物资上援助的同时,可以通过沟通,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从精神上对孩子施以援手。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点亮孩子心中的灯。

受支助的孩子多有着各自不同的伤心事,在不能一一单独教育的同时,不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此次策划的体验活动,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不同经历的孩子心里,产生了不同的感悟。这样的感悟,源于孩子们自身的体验,远胜我们教育者一千遍的说教。应通过活动,点亮孩子心中的灯,摒弃说教的冷漠,驱除孩子心中的阴霾,为孩子的人生导航。

3、开展多种形式的援助,减轻孩子的思想压力。

故事2中的女孩虽然有着诸多援助,然而她真能承载所有人的寄托,通过读书来改变一家人的未来吗?带着贫困帽子的孩子对于援助,能否形成一个正常的心态与正确的人生观?我们援助的资金是否足够支持那位女孩走向大学,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以为,可以学习国外的做法,为那些需要援助的孩子设置丰厚的奖学金,不仅可以解决孩子的学习需要,还能缓解其家庭经济压力,这样,孩子们可以在获取奖学金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收获自尊、增强自信,并形成自强的观念。

4、开展教师心理学培训,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护航。

安义县教育局领导反映,学校普遍缺乏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其实,教育心理学是每一位教师的必备知识,如果老师有相对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就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出相应的决策,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护航。中航会可以借助“募师支教”平台,在支教教师里选派资质优秀的教师参加专业的心理学培训,承担各支教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亦可借鉴深圳市教育局的做法,聘请心理学专家前往支教地,为当地的优秀教师做培训,提高教师们的综合素质。

深圳市教育局在2003年要求全市的班主任教师均应获得由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颁发的“心理学C证”,获得该证的人“能按照计划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精神渗透到日常的学科教学与学生教育管理中去;能参与本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对心理状态不利的学生进行疏导;能初步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判断及协助有关人员进行分析。”2005年福田区教育局又率先实施“心理学B证”的考试,获得该级别的教师,能“科学地组织所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与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判断,初步识别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并提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使用心理量表了解学生心理情况,恰当地对量表结果进行解释。”今年,有“心理学B证”已成为深圳市对班主任老师的新要求。

5、联合专业机构,让助学变得更有效。

“为什么助学?助学为什么?”这次安义助学活动中的所见,让我不由得思考这两个问题。带着活动中的所见、活动后的所想,我开始查阅一些资料,发现了大量很有价值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文章。社会在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不少专业机构与人士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其中有两篇文章很值得推荐。一是杨梅的《从需要层次理论谈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3期),作者从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需要的需要等五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现状做出分析,然后提出改进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四条对策。二是李萍的《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作者明确提出,“建立社会机构的帮教机制, 优化社会环境,实施一对一的帮教措施。”中航会亦不妨尝试联合一些专业的机构,让助学、支教变得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