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犯罪要讲人性
发布时间:2014-03-19      作者:高山松       来源:南山一支部

对于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我无法像专家学者那样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只能谈谈一个老教育工作者的直观感受。

日前,我们班师生为庆祝高中毕业和考完大学而联欢。在联欢会上,扬同学的表现让我感慨万千。

扬同学聪敏热情,成绩一般。他能量大,人缘好,号召力强,是班级集体活动的推手和灵魂,但他抽烟喝酒,打架骂人,违纪早恋,调皮捣蛋,破坏力不小。班主任曾经想以赏识教育感化他,也为了“以毒攻毒”,让他当副班长,专管纪律。结果,扬同学有始无终,效果不好。后来,扬同学因为在校内外收保护费,勒索小同学的钱财而受到公安局的调查和教育。在多方压力下,他被迫离开了我们班,离开了深圳。我常为之惋惜。

没想到,联欢会上,他又扮演着核心人物的角色,迎来送往,风风光光。见到我后,他一脸阳光地叫道:“老师,我考上大学了!您想不到吧?”说实话,我真没想到。虽然我看好他的天赋和能力,也喜欢他的豪爽和执着,但他毕竟坏毛病太多,与高考格格不入。更何况在高三这么关键时刻,他又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受到这么大的打击,失去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他的高考还能有戏吗?可他就是考了五百多分,拿到了正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后来听说,扬同学离开深圳后,回内地读书。在亲情的感召下,他幡然醒悟,专心考学,浪子回头了!

我不敢说,扬同学因为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改邪归正,长大成人了,但从他纯洁自信的眼中,我分明看到一个青年的美好未来。

可以说,扬同学的经历是个案,也是很多青少年成长的缩影。所以,我感慨万千,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产生了以下想法。

我们对青少年负有教育责任的人,包括家长、教师以及其他有教育功能的工作者等,一定要以人为本。首先要把青少年当作人来看待,而不能简单的视作受教育的对象。既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那青少年犯错不就是正常现象吗?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忘了自己是怎么成长的,一说到预防青少年犯罪就寄希望于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和操作模式。弄出一大堆清规戒律约束青少年的一言一行。他们容不得青少年犯一点点错误。仿佛青少年是机器人,一言一行都要合乎指令,否则,就狠狠地批评教育,直到对方俯首帖耳,低眉顺眼,唯唯喏喏,痛哭流涕,才肯罢休。表面看,这种教育很严格,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可实际上,这种做法违背了人性,常常造成青少年性格缺陷,逼迫青少年走向极端。扬同学说,每次犯了错误后,他知道自己错了,要改,但一遇到家长粗暴或老师没完没了的说教,尤其是他们小题大做,无限上纲时,他就心烦。一个本是无心的过错,结果被演绎成道德败坏,存心作恶。他能不逆反?冲动的时候,他甚至想离家出走,或把对他有成见又不通情达理的老师杀掉!

所幸的是扬同学终于平安度过了人生这一段困惑期。他从游荡在犯罪边缘的人生歧途上回到了迈步在求学奋进的人生正路上。我问他何以有如此大的改变?他强调,妈妈的泪水,亲友的劝慰和收留,震撼了他的心灵。在新的环境中,他看到了农村孩子是如何拼命考大学来改变命运的。他意识到再不珍惜青春,胡闹下去,一切都将悔之晚矣,既对不起父母亲友,更对不起自己。他要考大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旦奋斗目标明确了,整天忙于学业,心也静了,坏毛病也少了。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直到领取大学录取通知书。如今,妈妈的笑容,亲友的祝福,同学的羡慕,老师的惊喜,都成了他莫大的慰藉。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有一天,学生子贡向孔子请教:“有一言而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意思是,为人要宽容。自己不想做的事,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要强迫别人去做。这样于人于己都有好处,且终身受益。孔子的学生曾子评价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大意是,我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这两个字了。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理解别人。

我们这些肩负教育重任的人,一定要以宽容的胸怀,多元的意识,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成长中的青少年。孩子是无辜的。他们出了问题,一定是他周围的客观环境出了问题。正如我们杜校长说的,青少年犯罪,客观因素远远大于他们的主观因素。所以,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方法肯定有千万种,但我以为最关键的是提高我们教育者的自身素质,给青少年提供人性化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