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光明新区城市核心区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8-04-02      作者:王军       来源:光明支部

从光明的发展现状看,虽然行政中心区和已纳入规划的凤凰城中心已初步撑起光明城市的框架,但仍缺乏面向未来、适应创新需求的发展空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建设,是推动新区从旧式城乡二元混杂格局向现代城市文明形态转变从传统超大城市偏远郊区向新兴区域创新服务极核蜕变的重要契机。国内外大学建设发展经验表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空间配置。故此新区应摒弃传统“大学城”建设思路,以大学为核心,着力培育城市核心区。

一、中大深圳校区建设对新区的现实意义

(一)是推动新区创新创造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目前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作为深圳后发展地区,在产业结构、创新创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等各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中大深圳校区建设发展可有效缓解新区在创新人才、创新平台、创新空间、创新服务、创新生态体系等方面发展短板问题,新区提供战略性机遇。

一是吸引创新人才。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20000人,将形成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能直接带来高素质人口结构的良性变化,将成为支撑引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辐射亚太地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重要培养基地。近水楼台的地利优势,给新区提供优先享用人才带来的创新红利。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将重点建设医学类学科和新兴工科交叉学科,包括与生物医学、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科学、先进制造等相关工程技术学科。这些应用型技术学科,正可解新区“燃眉之急”,成为推动光明乃至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开启由光明“制造”走向光明“智造”的“工业4.0”时代。

三是推动产学研合作。中大深圳校区能带动周边创新创业和产学研平台发展,产生明显的创新要素集聚效应。中大深圳校区学科资源配置、科学研究实力和学术品牌效应深圳强大的产业孵化、产业转化、市场化科技园区的能力和经济特区开放优势的叠加效应,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巨大的催化作用

(二)是补齐新区短板带动全局发展的关键招

大学需要的配套建设要求高,也将间接提升交通教育、医疗和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时序。于新区而言,是补齐各项短板的契机。同时经济、文化、产业、教育等多重社会要素的流动,好的效率、效益通道,资源的集聚和扩散作用,有利于光明新区重塑城区气质

一是补齐高等教育短板。中山大学·深圳将成为深圳第一所合作办学的独立校区,为深圳创办高校开创新模式。中山大学·深圳落户,将形成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改写新区没有高校的历史,填补新区高等教育空白,必将在高等教育方面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是补齐医疗卫生短板。随着中大深圳校区的建立,也将带来金字招牌的“中山医”,即将建成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等功能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这或将改变光明新区至整个深圳的医疗卫生格局,带动周边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助解决“看病难”问题。

三是补齐交通设施短板。新区与广州、香港之间的对外联系将会极大增强,包括高铁捷运、地铁线路规划以及城市主要干线的修建也都将得到重点关注及支撑。其道路交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将对新区乃至深圳市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增强新区整体竞争力。

四是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中山大学·深圳5000余亩校园相当于一个永久性、花园性、开放性公园,有望成为市民游览、休闲、观光好去处。校内建设的一批文化场馆、体育场馆等设施,通过对外开放间接提升新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水平。

(三)是赋予新区创新发展模式的新内涵

新区全力推进中大深圳校区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市府决定,更应借此整合周边地区资源,调整新区空间格局,建设既能对接融入区域创新发展轴带,又能凸显提升新区自身发展优势特色的以大学城为载体的创新空间。不仅是建大学,而更应把重点放在建设具有综合创新服务功能的上。只有真正形成的功能,才能有效地发挥大学在区域创新创业中的引擎作用。中大深圳校区建设为新区在“创新发展”方面争取政策和平台突破,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将为新区城市发展模式赋予新内涵。

一是建设新型城镇化“光明样本”。作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区级地区,应当结合创新发展、人群的需求来分析。瞄准人才需求,在产业基础和生活成本方面巩固基础,在公共服务和特质服务方面积极做强,发挥既有的制造业基础和高新技术平台优势,加大城市更新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带动周边交通、地下管道、体育、文化、医院等项目建设,逐渐形成较高的生活质量/成本比,吸引年轻化、知识型人才来光明居住创业,形成一个以校区为中心点,集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社区。不断探索大型城市后发地区“人、自然、经济”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新路径。

二是打造“绿色低碳”城区示范区品牌。新区很早就将“绿色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特色,并成功确立在全国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绿色低碳”城区示范区品牌。5000亩大学校区采用透视性校园边界邻接模式,集休闲、游学、观光胜地于一体,为新区发展注入人文气息。中山大学·深圳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不仅能提升海绵城市建设能级,使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更具示范性和品牌传播性,也可逐渐将绿色低碳和开放创新沉淀为光明自己的发展特色。新区利用良好的空间区位和巨大的空间潜力提升空间辐射作用和创造创新辐射能力,形成一个满足光明新区在空间上承载各种发展需求且具有一定综合服务功能的区域以应对创新发展的各种爆发式需求。

结合光明小镇”建设形成联动效应。以大学提升整座城市文化品位、优化人才结构构筑科技优势,与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研究与开发相协调,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以“文化+旅游+城镇化”战略为主线,以光明森林公园、农场滑草游乐场、农场大观园、高尔夫球场、名景花卉片区、畜牧猪场片区、古村落等为主要旅游载体,结合光明小镇的合作开发等灵活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现有旅游资源的配套设施条件及专业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综合带动效益。

 

二、对策建议

(一)找准战略定位

一是将中大深圳校区建设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高度重视中大深圳校区建设工作,充分认识其战略性和全局性。它不仅仅是新区“十三五”期间一个重点项目,而是未来新区各项工作开展时必须优先考虑的战略前提。它不仅仅是新区开发建设的一个重点地区,而是对新区未来发展格局具有整体性影响的关键节点。因此,应集全区之力为之配套发展环境,协调共生发展,这是光明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变发展模式的关键所在。

二是将中大城与原光明中心整合发展为新区北部创新中心。将中大城与原光明中心整合发展,可以为中大深圳校区和创新活动的发展提供必要而又完整的城市服务支撑。在重点建设光明凤凰城和中大城的同时,注重对原光明中心的活化提升,赋予光明北部中心新的发展内涵和形态。在发展职能上,“中大城+原光明中心是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服务辐射的区域性创新服务中心,光明凤凰城则是新区的行政、经济、文化核心功能区。在产业分工上,前者偏重发展基于大学和新兴产业空间的众创活动,后者则是新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主要平台。南北双中心结合,覆盖满足不同创新人群和不同创新活动的各种需求,实现大学、创新、创造和城市的融合发展。

三是“大学创造城”理念统领引导光明新区发展。在珠三角整个区域竞相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下,新区应充分发挥中山大学在人才培养、创新科研、教育医疗等方面品牌价值,以及新区在产业孵化、产业转化、市场化科技园区等方面优势,打破传统大学城发展模式,探索促进大学、城市、产业和创新活动互动融合、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探索建设“大学创造城”,争取从未来区域众多创新平台当中脱颖而出、做出特色。着手建立大学科技园区,鼓励高校孵化项目入驻园区。创建大学生众创空间,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建设大学生文化创意基地,推动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二)理清发展思路

一是从北部和新区两个层面推动“大学创造城”建设。统筹光明新区“一城两心”中心体系和“两城两带”重点地区的发展,从北部地区和整个新区两个层面推动“大学创造城”建设。在新区北部“中大城+原光明中心”层面,以“大学”为引擎,以“城”(原光明中心)为支撑,以双创活动为纽带,以“创造”为特色,构筑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并举的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建设工作侧重通过光明中心的活化提升,对中大深圳校区及其周边的双创活动提供低成本、高性价比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特色空间和特质服务。在新区层面,侧重依托新区的城市和产业发展,为中大深圳校区及其周边的双创活动提供整体环境配合,包括各类政策、中高等级的公共服务和强大的产业支撑,形成以学孕创、以创促造、以造兴城、以城哺学的良性循环。

二是推动光明新区南北两极在创新创造中差异化发展。按照创新人群和创新活动不同,推动新区北部“中大城+原光明中心”地区和南部光明凤凰城地区差异化发展。北部地区是未来光明新区知识型、年轻型和创业型人才的集聚地,创新创造活动以草根众创、定制生产形式为主。南部地区是未来光明创新技术转化、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端化平台,创新创造活动以高端智造、批量生产形式为主。

三是以校城融合思路推动“光明中大创造城”建设。利用高等级公共交通联接、共享公共服务设施等多种方式,加强中大校区与原光明中心联系,将中大校区及其周边地区与原光明中心整合成“光明中大创造城”,形成以中大为中心的开放型众创空间。发展新型定制式制造业,成为引领光明新型创新创造的中心。以开放校园理念,推动中大深圳校区建设。参照UCLA校园与周边地区建设模式,在大学教学、科研空间周边布置服务整个片区的高等级商业服务中心和城市第三空间,在城市第三空间建设“创客空间”,推动学生、教师公寓在校园周边地区布置,形成以大学为核心的“创新创造城区”。

四是挖掘新区优势实现空间发展与土地开发模式的密切耦合。充分发挥新区区位、交通、土地、旅游优势,深入挖掘以光明农场为代表的文化传统和风土风俗,以环境提升为核心,推进原光明中心建筑的活化,保持原光明中心城区形态与低成本优势,为创新创意活动提供优质的初创空间。加强新区与中大密切配合,做好周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空间发展模式与土地开发模式的密切耦合,既满足大学的功能需求和产学研布局模式,又带动周边土地增值,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三)明确发展策略

一是以交通设施建设为基础,加强区域联系。以修、改、扩等形式,加快学校周边道路建设,抓紧改造快速环线,打通附近断头路。谋划增加经过学校与附属医院的公共汽车班次,优化站点设计。充分发挥公常路、凤新路等主要道路的联系作用,增设大站停靠模式的快速穿梭巴士,加强中大深圳校区与光明中心、凤凰城、主要轨道交通站点之间的联系,争取公交系统与校区同步投入使用。研究规划中大深圳校区到原光明中心的有轨电车,优化城市轨道交通。以公交、班车、地铁、高铁等形式,将深圳校区与南山西丽大学城、龙岗国际大学园、东莞松山湖大学城、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广州番禺大学城等地连接起来,打通跨区的大学城交通循环系统。

二是以城市修补为抓手,提升中心服务功能。推动北部地区高强度开发和较高等级的教育、医疗设施向光明中心布局,补充完善光明中心服务功能。重点面向未来中大深圳校区师生和众创人群提供商业、酒店、餐饮、金融、法律等方面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存量挖掘保障创新空间,研究将光明同富裕工业园纳入用途管制,在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升级中严格限制工改居项目,予以支持资金、土地、税费等方面的政策倾斜,降低其更新改造门槛和产业培育压力。开展微易行动改善空间品质,加强街头绿化、慢行系统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低碳化改造,开展河道治理、生态修复,逐渐改善片区的空间品质,塑造宜居宜业环境。

三是以柔性改造为手段,塑造创造特色。对于邻近中大深圳校区的旧村、旧工业区,尽量避免大拆大建,以保持低成本创新发展环境。参考桂庙村、天安数码城等地区发展模式,尽量打破校区、园区、村庄之间的隔离,鼓励以自主更新方式发展特色餐饮、第三空间、生产性服务业、民宿等多元化功能。

四是以复合型创新核心建设为重点,打造有利新型创新创造的第三空间。在紧邻中大校区的片区,建设开放复合型创新核心,建设开放存取型的创客空间,既为中大深圳校区提供跨学科的创新实验室,又为周边地区提供一流创客空间。引入相关行业协会、创业咖啡,运营孵化器、开放办公场所等创新空间,建设包含办公支持、零售、公寓和酒店等混合使用的城市第三空间。

五是以政策供给为支撑,完善新型创新创造环境。新区层面出台支持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进入“光明中大创造城”的创客空间、行业协会等组织,提供空间使用、资金扶持等政策措施。支持定制化生产企业落户,推动光明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公共实验室、创客空间的开放共享。设立光明创客与创意设计基金,举办创客与创意设计节,培育新区良好创新创造氛围。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和学科群体优势,搭建自主创新平台、技术平台、转化平台和各类企业与高校联合创新的平台,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建设教学、科技、产业三园一体的科技聚集区,使之具备科技创新示范、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功能。